为进一步推进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项目的历史论证和文化运用,传承和发扬城市文化故事,7月17日下午,区国投集团组织召开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项目专家论证会,对项目文化历史内容和区块文化价值进行了梳理和论证。会议邀请了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杭州市政府参事、西湖景观规划委员会专家汤海孺,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房友强,杭州历史研究专家、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文化厅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曹工化,杭州市历史学会理事、地方文化研究者曹晓波,杭州市历史学会、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丁云川,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朱祥林,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伟础等九位专家参加项目论证。下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费英明、赵行光,下城区政协副主席傅丽华等区领导出席了论证会。
本次论证会分为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项目论证、项目区块拟名提案讨论和项目空间设计建议讨论三个部分。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项目的历史文化方向和区块文化价值是此次论证的重点,专家组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证交流:
一是项目井的本体价值。2019年2月,下城国投集团得到市考古研究所和区市政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抽干井水下探拍摄,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现存可见构件,从类型学分析研判,形成《关于楚妃巷古井的有关情况说明》。此次勘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可见部分构造进行了示意图的绘制(非实测图),其中,井栏根据纹样的比对,推论为明清时期;井壁经与杭州地区考古发掘确定年代的古井比对、推测,项目井最早部分应为五代砌筑,后经多次修缮,最晚部分砌筑年代可至明清,使用年代据当地原住民口述,一直沿用至80年代。专家组认为,项目井年代至今至少为100年以上,可确定为古井,如根据2009年市城管所出具的杭州市古井分级规定(建成100年以上为一级古井),建议申请成为一级古井。
二是项目区块的历史环境价值。前期,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调查梳理,在征询相关专家指导意见基础上,项目组对项目区块及项目井历史文化内容进行了方向性汇总和整理,按历史顺序分别是:五代吴越的“妃宅”;两宋时期的“酒库”、“醋库”、“制造”;清代的“雅趣”以及清末民国时期“寺观”等六个方向。专家组成员就六个方向分别进行了论证发言及投票。其中,“妃宅”方向受大部分专家认可,从宋、清至民国时期楚妃巷在杭城地图中地名的变化,结合文献资料,可考证推论“楚妃”最早由“厝妃”而来,此区块功能与“妃”相关;其次为“酒库”、“制造”、“醋库”。南宋时期杭州酒业发达,文献记载项目区块范围便有北新库“春风楼”;“制造”主要指文思院,文思院是供应宋朝皇室和政府各类需求的重要的官营手工业机构,并负责度量衡器物样式的制造和颁发。根据南宋咸淳年城北图显示,文思院在项目区块范围内,推论应为文思院所在地或技艺工匠生活工作之地;“醋库”方面,醋库附酒库而发展,宋代杭州城有十二个醋库,根据文献记载,南宋时修有“城北醋库,在鹅鸭桥东大路面北。”专家组认为,楚妃巷商贸及周边一带,为手工艺、酒楼、醋库、茶肆等集中之地,河道街巷息息相通,民居店铺相生相依,商铺聚井而兴,居民共井为邻,风气一直延续至今,对下城区南宋以来的生产、生活变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是项目井的艺术价值。项目井井圈的卷云纹花纹在杭州古井中具有独特性,根据市考古所专家对项目井井壁构造式样的年代范围推测,推论为井圈可能为明清时期产物,项目井的砌筑也集中体现从五代至明清不同的建构艺术特色,为杭州古井之中的唯一,含蕴丰富。井圈虽与井台、井壁非同时代原物,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使用者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意趣。专家组认为,综合井圈的独特性、井壁的唯一性以及使用者的生活审美,充分说明项目井在杭州古井当中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在与会专家深入、具体的论证后,本次论证会形成了三项成果,一是论证明确项目井本体的历史价值(砌筑年代:最早部分为五代,最晚部分至明清)和艺术价值(井圈和井壁),提出古井保护级别建议;二是论证审议区块历史文化方向,意见较为集中在“妃宅”、“酒库”、“制造”、“醋库”等四个方向,据此可指导项目区块文化内容的运用和文化空间的打造;三是审议提炼区块文化价值,形成“市井商贸生活的延续演化”、“江南文化审美的独特表达”“南宋临安城遗址的记忆承载” 等可与产业有机结合的文化定位。
早在2019年初,区国投集团就成立了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挖掘与考证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托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联动各界专家开展历史文化遗址的历史文化挖掘与文化应用工作。自2019年3月起的四个月期间,共组织开展4次专家专题讨论会,多次专家一对一走访交流,走访市房产档案馆、区档案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市城管委、市方志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等单位,联系原项目区块住户、周边居民、武林街道、项目建设工人及房管站职工等约17人次,对楚妃巷项目区块和项目水井情况进行了信息收集、文献调研和历史文化梳理,形成《下城国投集团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项目调研资料》。以此为基础,组织召开了本次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项目专家论证会展开具体论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文化遗址保护和活态应用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打造杭州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对于楚妃巷古井的保护与利用,区国投集团一方面将注重历史与文化的结合,既要有历史的严谨考证,也要有文化的合理想象;另一方面将注重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结合,既要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将梳理出来的文化内容进行展示,让老百姓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丰厚,也要通过文化加载,充分凝聚项目区块的产业发展。
对下一阶段工作,区国投集团将做好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楚妃巷古井的年代考证,对井壁砖块进行考古检测;二是根据专家组建议,形成《下城国投集团楚妃巷历史文化遗址项目调研报告》;三是根据项目区块历史文化方向,开展项目区块文化内容的运用和文化空间的打造;四是通过项目区块的命名体系,实现与历史对接延续,与产业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