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林街道根据《下城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方案》有关“创新推进小区党建”试点任务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区党建工作,坚持以小区党建为统领,切实把组织架构搭起来,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和核心引领作用。
1.坚持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相契合 推动党组织在小区建立
加强和改进小区党建工作,将原31个网格,优化调整为29个。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发挥作用”原则,组建26个党总支,推动小区党建和小区治理融合发展。完善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总支-楼道(小区)党支部”四级为主轴的党组织架构,强化小区党建理念,组建15个小区党总支、6个小区党支部、2个小区党小组,选准配强小区党组织“领头雁”,小区党总支(支部)设书记1名,视情设1名副书记,委员4-5名,另外兼职委员3-5名,优先选拔具备小区业主身份、有工作热情、有公心、有能力、愿意服务社区的在册退休党员担任小区党总支书记,小区党总支副书记由社工党员、社区网格员担任,小区党总支委员由支部书记、党员自治会长、党员骨干等担任,兼职委员从在职党员、共建单位党员、店铺党员、社区民警、机关下沉人员中选任。
2.打造建立线上党组织
积极运用新技术探索创新民情联系服务形式,逐步建立社区、小区、楼道等三级联络群,强化党组织、党员在“居民群” 中的正向引领作用。目前已成立31个微信群,通过线上微课堂、线上小视频,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努力构建“ 线上常态联系、线下精准服务”的联系服务群众新模式。
3.推动小区党组织实体化运作
发挥小区党组织在小区各类主体自治自管的引领核心作用,创新小区党组织“一核引领、双向驱动、三方协调、四圈服务”1234工作法,明确小区党组织重点履行党员管理、联系服务、协商议事、民主监督、审议评议等5个职能,赋予小区党组织议事权、建议权、治理权、监督权等4项权力,定期牵头召开小区恳谈会、小区工作例会、小区评议会,坚持“ 民主事项党组织先议、重大事项党组织先审”的原则 ,推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多方协同规范运作。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商讨、研究解决小区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党建共建、社区治理等工作。建立通报反馈制度,对小区业主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给与及时的回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4.常态化推进党员干部下沉小区
统筹小区内各类组织,整合小区在册党员、共建单位党员、在职党员、机关党员干部力量,持续推进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助力小区治理新发展。今年以来,先后有387名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4000余人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5.持续提供长效制度保障
在有条件的小区建立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小区书记工作室,设置“书记意见箱”,建立“三簿三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登记簿、收集社情民意登记簿、活动登记簿;小区党员名册、困难家庭名册、重点人员名册),拓展社情民意收集渠道。从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为每个居民小区党支部列支专项经费,每年对各小区党支部开展评优选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