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各行各业许多人坚守在基层岗位上。杭城多个建筑工地、公交车地铁、餐饮单位都活跃着许多工作者的身影,他们的留守助人助己,展现坚守力量。其中,杭州下城区街道、农贸市场多位普通的“外地人”,为了大家的舒心、暖心、放心选择留下,这些小小的,却又义无反顾的身影,参与谱写了节日期间宏伟的城市交响曲。
留杭不孤单 心灵“SPA”跨洋越海
丽水遂昌人邹立荣,是杭州天水街道公共管理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街道疫情防控专班一员,他决定继去年疫情暴发后二度留杭过年。
去年夏季,邹立荣被派驻到下城区某集中隔离点工作两个月,“当时被隔离的小留学生较多,为缓解他们、包括我自己在内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我们尽量去调动彼此情绪,推动心理‘按摩’,与孩子们‘聊人生理想’。”
邹立荣说,这段经历启发了他,现在接通各类咨询电话,除努力帮助当事人讲解返离杭手续流程,也要求自己尽量做到与跨海跨大洲的对方共情。“回国机票先买好,隔离会有相关安排,照顾好自己,其他的不要担心。”挂断身在意大利的留学生电话,邹立荣感慨,节日期间境内外返乡人员增多,回娘家探亲的新媳妇、赴北上广看望孩孙的老人家等等,都属于情况分析的对象。他认为,这些沟通让他明白防疫“助人亦是助己”的意义,也使其更笃定留杭过年。“自己没回家虽然略遗憾,但他们其实承受着更多思乡之苦,我和这些家庭通过电话互相慰藉,再度给心灵做上了‘SPA’。”
忙碌不独行 “战友”间配合默契
节日期间的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菜品供应齐全,民众进场、测温等井然有序。但整个市场面积超4千平米,节日期间人流量大,精细化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农贸市场总经理吴伟民和其他管理人员,积极发动市场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力量,进行自发管理。来自河北邯郸某农村的党员摊主杨文振,除每天和妻子轮流照顾摊位外,还主动请缨定时在市场内义务巡逻。
“过年好!入场前麻烦戴好口罩,谢谢!”遇到缺乏自我防护的市民,杨文振不厌其烦地提醒其戴口罩。“今年年初老家河北的疫情有些严重,当时,不少来买菜的阿姨大爷,都来问我家里还好不好,老人生活有没有受到影响?”杨文振说,“现在留下,也是作为一个受到关怀的河北人,亲自为这些子女可能也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做点事情。”
年味不打折 黄米粿和三七粉都已寄出
“酱鸭已经挂到厨房去了,黄米粿也收到了!”虽然今年过年与父母分隔两地,但邹立荣说在杭州过年也能被年味环绕,单位发了喜爱的年货,父母也从遂昌寄来了当地农户做的地道小吃。
农贸市场的摊主杨文振提到,“现在老家吃穿不缺,我们寄了三七粉等回去,老人主要需要保养”。此外,谈到原本的过年出行计划,邹立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去年春节本想带着妻儿一起去北京,看来今年这个计划还得延后,小孩子喜欢军事、历史博物馆,等疫情更稳定之后,都要去看看。”
杨文振期待:“等这段时间忙完、疫情更稳定后,会带着孩子一起回家,踏青去!”